一 、項目意義
智慧中醫系統項目是由尊龙凯时發起 ,聯合廣州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 、復旦大學及其附屬醫院 、天津大學等單位合作的現代化中醫研究重點科研項目 。智慧中醫檢測技術是將人工智能與傳統中醫「望 、聞 、問 、切」相結合的現代化中醫健康檢測技術,具有無創 、快速 、智能交互的特點 。中醫健康檢測和病證辨識對專業人員依賴性強 ,客觀化與標準化困難 。將機械人運動控制 、圖像識別 、神經網絡 、知識圖譜 、數據分析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傳統中醫診療 ,對於推動中醫標準化 、客觀化 、智能化的研究和實際應用具有重大的意義與價值 。
二 、研究內容
本項目將基於中醫原創性思維 、國內外中醫裝備專家理論和經驗 ,針對現有中醫裝備在中醫信息檢測完備性 、個體適應性 、交互柔順性 、辨識有效性等方面的不足 ,和團隊已有三部脈診裝備樣機 、動態舌 、面診裝備樣機 、光纖生物傳感等方面的理論/技術基礎上 ,包括但不限於 :深入開展感知 、認知 、控制一體化中醫脈診的人機智能交互研究;進一步提出中醫表型標準;構建中醫症狀 、證候的智能化自主測量與分析技術;開展中醫表型標準化檢測和人群隊列數據採集;設計表型的中醫症狀與證候智能化分析;開展現代化中醫表型檢測和數據分析等研究 。本項目希望在學術前沿和技術應用方面進一步攻關 ,形成符合中醫臨床檢測與診斷要求的關鍵技術體系 ,保障全流程標準化 、數據完備化 ,並基於中醫裝備客觀檢測開展中醫表型研究 ,為現代化中醫裝備大規模產品化奠定堅實基礎 。
三 、應用前景
中醫智能裝備可應用於人群健康檢測 、疾病預警與長期管理 ,在多級醫院 、社區等擴大範圍內便捷地完成基於中醫原理的健康分析 、摸排受測者的健康狀況 ,助力重大慢性疾病的中醫治未病預警與干預 ,並對受測者長期健康數據的客觀化追蹤和分析 ,進一步加強人群的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 。以研發中醫智能裝備為切入點 ,通過結合中醫發源地的歷史優勢 、大灣區的科研政策優勢 ,共同推進科技攻關 ,促進現代中醫診療的發展與認識深化 。並將成果推廣試用於廣泛場景 ,推進中醫藥學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 。本項目將服務於產教研醫各領域 ,對中醫智能裝備全面服務於中醫診斷學理論機制研究和臨床診療具有重要意義 ,並有力促進全生態的中醫科研與轉化應用 ,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 ,推動我國「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